第2016章啟佑番外(92)
陳夫人消息很靈通,很快就知道了陳三老爺打著女兒的名義想去福運樓吃白食。她雖然也窩著一肚子的火,不過仍忍著沒去找崔氏,而是讓丫鬟將這個消息透露給正病著的陳二夫人。
陳二夫人知道這事以後,都不管自己生病就跑去賬房詢問。確定這事屬實,氣得差點炸了。
跑到上房,陳二夫人跟崔氏說道:「娘,三叔好大的手筆,一頓飯吃掉了五百兩。」
崔氏也是剛知道這事,看到陳二夫人跑來說這事黑著臉道:「不付賬,難不成還要讓陳府背負一個賴賬的名頭?」她也很生氣,可事已至此生氣也無用。
陳二夫人不接這話,隻是說道:「母親,公中就給牡丹五千兩置辦嫁妝。三叔倒是好,一頓飯吃掉了我們牡丹十分之一的嫁妝。母親,我們陳家就是金山銀山都不夠他這樣花費了。」陳三老爺敗掉的錢,也有他們二房一份。
陳三夫人聞言忍不住說道:「不怪我家老爺,是那家店太黑。」若是不維護陳三老爺,到時候她又得受皮肉之苦了。
臭罵了陳三老爺一頓,陳中和又讓人將他關起來不準他再出去。
丫鬟想了下說道:「卧房的桌子上放著一張紙,不知道是不是留給老爺的。」因為不認字,她也不知道上面寫的啥。
丫鬟嚇得跪在地上:「夫人出門的時候,沒說去通州。」
鴻珀說道:「你若不放心,我們明日去通州找嶽母。」
韓晶晶知道這事說道:「早知道會鬧成這樣,當日就讓你三叔記賬算了。」她以為是福運樓催賬的事,鬧得陳夫人去了通州。不過,她也隻是說說。就陳三老爺那無底洞,不可能縱容的。
陳夫人輕笑道:「以前慕青沒出嫁我才忍著,如今我豈會再給她折騰我的機會。」
陳中和先去探望了崔氏,看著崔氏躺在床上一直叫頭疼,他難受得不行:「娘,我讓人再給你請過一個大夫。」
以前是顧忌著陳慕青沒嫁人,受再大的委屈她都忍著。可如今女兒出嫁了,她再不願忍了:「既覺得我不可理喻,那你休了我呀!休了我,也不用相看兩相厭了。」其實陳夫人知道陳中和不會休了她。一來,她為祖父母以及公爹守了孝,屬於七不出之一;二來她娘家得力,若是敢休了她就等於是跟舒家結仇,陳中和不會做這樣的蠢事;三來陳煥章是陳家下一輩最出眾的子嗣,為了陳家陳中和也不會休了她。
陳慕青搖頭說道:「還是我自己去跟娘說比較好。」
解決掉陳三老爺,陳中和又去了主院。看到陳夫人捧著一本書一派悠閑的模樣,陳中和氣得臉都青了:「家裡鬧成這個樣子,你竟然還有心情在這裡看書?」
「娘,求你消停消停,兒子真的好累。」以前夫妻恩愛子女可愛又貼心,仕途也非常順。可自他爹過世,跟妻子的關係降到冰點,兒女也跟他疏遠了。每當想起這些,他都心痛難忍。而造成這一切的,都是他娘。
陳二夫人譏諷道:「大嫂搬的也是她的嫁妝,與你何幹。」雖然偶爾跟陳夫人有些不對付,但陳夫人寬厚懂禮很好相處。可陳三夫人,真是沒眼看。
陳中和氣得要死:「福運酒樓是太後娘娘的產業,與慕青有何幹係?」有這樣一個不著調的弟弟,他得少活十年。
陳夫人輕蔑地說道:「在你眼中,你的母親弟弟都比我們娘仨重要。既如此,你以後就跟他們好好過吧!」
想著昨日陳夫人的話,陳中和丟下崔氏急忙去了主院:「夫人回來沒有?」
陳中和握緊了拳頭,朝著旁邊的丫鬟怒吼道:「夫人去了通州,為何不派人通知我?」就這樣丟下家裡的一切離開,表明她心裡沒了這個家,也沒了他這個丈夫。
陳三夫人平日怕被陳三老爺打,什麼都聽他她的。但若是陳三老爺讓她拿錢,寧願被打死也不掏一份銀子。真正應了一句老話,要錢不要命。
陳夫人聽到這樣的指責,半點波動都沒有,隻是質問道:「你有沒有想過陳三打著慕青的名義去酒樓白吃白喝,佑王府的人知道會怎麼想?慕青隻是新婦,若是被佑王府的人嫌棄以後她怎麼辦?」
陳三夫人知道這事,還跟崔氏說道:「母親你病著,大嫂不來看你也就不說了,竟然還帶了那麼多箱籠去看望大姑娘。這再來幾次,都得將陳家搬空了。」
鴻珀說道:「無妨,這事我去跟娘說。」
陳慕青是三天後,才知道陳夫人去了通州,當下急得不行。
崔氏知道陳夫人去了通州大怒:「這樣的兒媳婦我們陳家也要不起,中和,寫了休書送去給她。」
陳中和怒道:「你簡直不可理喻。」
珍珠擔心地說道:「夫人,你跟老爺鬧翻了,老夫人更會想辦法折騰你了。」
陳中和是當官的人,不可能存在一怒之下寫休書這種事。他氣得,隻能拂袖而去。
崔氏搖頭說道:「和兒,你弟弟不成器,你要好好管下他。」她現在是管不到小兒子了,所以隻能將希望寄托在大兒子身上。
拿起來看見不是休書也不是和離書,陳中和心頭鬆了一口氣。不過等看完紙上寫的,他的臉立即沉下去了。
舒氏說她這幾年經常心口疼,整晚整晚睡不著覺。聽說通州那邊有個名醫專治這種病,就想過去找名醫看看。其實舒氏並沒什麼心口疼這病,這不過是去通州的借口。
說完,陳夫人笑著道:「去收拾下東西,明天我們去通州的莊子上。」陳夫人的胞兄任過通州知府,他在那裡置辦了個莊子。後來調任,就將這個莊子轉送給了陳夫人。
陳二夫人聽到這話,呵了一聲笑出聲來:「誰不知道去福運酒樓的非富即貴,那酒菜也是出了名的貴,這事整個京城的人都知道。」說人家是黑點,也不怕閃了舌頭。
陳慕青很想去,可她剛過門就往外跑,一時之間有些猶豫。
崔氏頭次被陳中和頂撞,氣得頭昏腦漲:「為了那個賤婦,你竟然頂撞我?」
崔氏氣得,真的厥過去了。
陳夫人將書放下,淡淡地說道:「那你覺得我應該怎麼做?去上院伺候老夫人?可老夫人看到我就上火,我去了她隻會更不舒服了。還不如呆在院子裡,這樣老夫人不會煩心,我也不用受氣。」
崔氏又給氣得半死。
崔氏聽到這話,瞪了一眼陳三夫人。她怎麼就為小兒子娶了這麼個蠢婦回來。不知道規勸丈夫學好,整日就鑽錢眼裡。
珍珠心頭一驚,說道:「夫人,你萬不能跟老爺和離。要和離了,老夫人肯定轉眼就逼大老爺再娶了。到時候,大少爺怎麼辦?」這後娘,有幾個是好的。真到那時,夫人肯定後悔。
陳夫人輕笑道:「你不用擔心,我不會跟他和離的。」但是,也不想留在陳府受氣。
陳中和疾步走了進去,見著桌子上果然放著一張紙。
陳中和原本就很煩躁,聽了這話怒吼道:「休了她,娘是覺得兒子日子過得太輕省了嗎?」舒氏說的是去通州尋名醫看病,半分錯挑不出來。若他就此休了舒氏,不僅兒女會恨她,官位也會不保。
當然,陳夫人有恃無恐也是因為陳煥章訂了親。她早對陳中和死了心,如今也沒後顧之憂,自然不願再受這種窩囊氣了。
第二天,陳夫人帶著五六個箱籠跟兩個貼身丫鬟出了門。防備出事,她去鏢局雇了鏢師送她去通州。
丫鬟搖頭說道:「老爺,夫人一大早就出門了,到現在還沒回來。」
最後崔氏同意再給牡丹添兩千兩銀子做嫁妝,陳二夫人才沒有繼續鬧。
陳中和原本就窩著一肚子的火,聽到這話怒喝道:「你這話是為人兒媳該說的嗎?看來娘說得很對,你以前的賢惠都是裝出來的。」
陳中和問了管事:「夫人呢?」
韓晶晶也沒多問:「到了通州,多寬慰寬慰親家母。你們趕回來過年,就可以了。」
看到崔氏這痛苦的模樣,陳中和哪有不應的。
大管家垂下頭說道:「夫人一直在正院沒出來。」前些年夫人管家,陳家內院外院都井井有條。哪裡像現在,烏煙瘴氣不成樣子。下面的人也都人心浮動,他這個大管家也不好做了。
「夫人可留下什麼東西沒有?」
安撫好崔氏,陳中和又去找了陳三老爺。結果陳三老爺不認為自己有錯,還梗著脖子說陳慕青無情無義,叔叔去吃頓飯還逼著要錢的。
陳中和沒好氣地說道:「誰讓你定下這門親事?」
陳慕青搖頭說道:「我娘去通州,與這次的事無關。」她娘其實早就厭倦了陳府的一切,都是為了她才忍著的。如今她嫁了,她娘就再不願再呆陳府了。
傍晚,陳中和回來了。一到家,就知道陳三老爺一頓飯吃掉五百兩銀子的事。
陳中和回來,崔氏就跟他告狀:「就沒見過誰家婆婆病著,兒媳婦帶著大包小包出去串門一整天不回來的。」
陳慕青很感動:「娘,能嫁到佑王府是慕青的福氣。」
韓晶晶笑道:「傻孩子,一家人說這話做什麼。」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