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74章 就看今夜了
蕭霽等人入宮之後,便再無音訊。
晚上的端午團圓家宴,秋長歌陪著眾人等到了夜裡,老夫人見實在是等不到,所有派出去打探消息的人連宮門都進不去,不僅蕭家,但凡入宮的皆未回來,於是隻得帶著大家獨自吃這頓飯。
一頓飯吃的眾人都有些心不在焉。家中但凡入朝為官的郎君皆入宮,祖孫三代有四人都被困宮裡,不,應該是五人。
據說因老太爺的關係,大公子也在衙門領了個閑差,也未回來。
二夫人忍不住問道:「七娘,濟安是怎麼回事,怎地回回都不與我們一處吃飯?他如今是領的什麼閑差?公公入宮都是為了朝堂大事,你難道也要參與不成?」
蕭懷玉一口湯險些噴出來,嗆的直嚷著要茶水。
眾人連忙給他倒茶。
二夫人心煩意亂,說道:「你這孩子,喝湯還能嗆到,你父親在宮裡還不知曉有沒有飯吃。」
四夫人最是清閑,覺得夫君沒出息也挺好的,回回吃飯都有人陪著,還不用擔驚受怕,比二嫂、三嫂強多了。
四夫人接著話茬道:「是呀,我這一年都見不到大公子幾次面。」
老夫人臉色微沉。以前家中不待見蕭霽,但是如今人人都想彌補這孩子,怎的這孩子還拿喬作怪起來。
知曉內情的蕭璧和蕭宣對視一眼,齊齊不吭聲,心想著,祖父他們入宮是能商議朝政,蕭濟安是把持朝政的人,能不去嗎?如今監察司勢大,陛下早就養虎為患,這事缺了誰都行,就是不能缺蕭濟安。
秋長歌見老夫人神色不愉,放下筷子,淡淡笑道:「我亦不知他領的什麼閑差,他在家中不與我說那些的。不過,如今滿盛京都亂糟糟的,他人高馬大,唯有一身力氣,在宮門那邊和祖父他們有個照應,也是好的。」
四夫人「噗嗤」笑出聲來,有些幸災樂禍道:「七娘,你竟然連這點事情都不知?還真有享福的人吶。」
都說她和大公子甜的跟蜜似的,原來大公子連這種事情都不與她說,也沒有多看重她嘛,不過是看她長得美貌而已。
秋長歌似笑非笑地垂眸,四夫人確實是享福的人,枕邊人在外結黨營私,背著父親和兄弟在外籌謀多年,吃裡扒外,她是一點都不知曉啊。
四老爺有些心緒不寧,夾了一塊鴨腿想堵她的嘴,無知婦人,她知道什麼。最近祥瑞的事情鬧的天下皆知,一波又一波,人人都說這是天降神諭,他卻知道,這是兵變的前兆。監察司抓了那麼多天,假太子一堆,真太子一群,難不成全部砍了?
最關鍵的是,四老爺右眼跳的厲害,總覺得有大事發生。他也不是蠢貨,近來蕭霽的變化還有父親對他的態度,二郎對他的態度,他總覺得蕭霽並非領的閑差,而是要職,不然怎能日日不在府中?比父親還忙?
他心中不是沒有猜想,但是那個想法令人不寒而慄,硬生生被他掐死了,如果他猜想為真,那真是天都要塌了。
蕭宣將府中暗湧一一看在眼中,微笑道:「祖母,朝中三品大員去了一大半,我們還安然坐在這裡,祖父他們定然會沒事的。
蕭霽在宮中,比跟著我們幹著急的好。」
老夫人臉色稍緩,是這樣沒錯,一群人等在家中半點忙都幫不上,蕭濟安若是真的能入宮,還能護衛一二,總比她們這群婦孺強。若是真的要出事,他們這些女眷應該被扣在宮中才是。
蕭懷玉默默地沖他們豎了個大拇指,他算是明白了,府中就他一個天真純良之人,這些人包括他的小嫂嫂,全都是見人說人話,見鬼說鬼話,套路一套套的高手。
三夫人看向秋長歌,問道:「七娘,你素來最有主意,不知道如今怎麼看?」
她們都是官宦女眷,不能亂說,但是七娘年輕,亂說幾句沒有關係的。
二夫人點頭:「是呀,你快說吧,就算是哄哄母親也是好的。」
秋長歌見家中亂成一團麻,暗想著還是蕭公將這府中上下保護的太好,一旦做主的郎君不在,女眷們就沒有了主心骨。
她淡淡說道:「看著如今這架勢,先太子是必然要回來的。現在朝中的爭議是立儲,立先太子還是立六皇子,這個爭議先帝在位時就一直爭議不休,如今不過是重新提到了明面上來。」
蕭璧滿不在乎地說道:「那還用問,皇帝的意思,必然是立自己親兒子的。」
秋長歌微微一笑:「自然,若是咱們這位陛下正值壯年,有雄才偉略,是暴君是能君,就算滿朝文武反對,他必然也能立皇子為儲君,但是事實並非如此。」
陛下已是風燭殘年,一個可憐的老人家坐在那個高高在上的位置,最害怕的是什麼?是手底下的人奪權啊,對他而言,侄子也好,兒子也好,都是要奪他權力的人,沒區別的。九五之尊,萬人之上,從來就是孤寡一身,別無同行者。
所以她現在明白,為何鳳凰木一事完全可以將幕後主使六皇子拖下馬,但是蕭霽沒有動他,反而去動沒什麼實力的四皇子。一個隻有虛名的四皇子和手握鎮國公兵權的六皇子,自然是後者對陛下的威脅更大。
所以此刻的六皇子也是威脅皇權的那隻猛虎。
蕭宣眯眼道:「陛下年邁,六皇子和鎮國公聯姻之後,麾下既有文臣,也有武將,陛下防先太子,更防現在的六皇子,我若是陛下,可能會更願意選先太子,先太子失蹤十多年,在朝中並無根基,更適合做一個傀儡,立他為儲君,不僅全了自己的賢名,還能繼續把持朝政。」
三夫人心驚肉跳道:「你莫要胡說。你如今還未入仕,怎麼能妄議朝政,這要是傳出去,你仕途全毀了。」
陛下可不是仁帝。
秋長歌有些讚賞地看了一眼蕭宣,蕭家第三代果然沒有一個草包。
她垂眸淡淡說道:「所以監察司抓了那麼多真假太子,陛下一個也沒有殺,可能也是在猶豫吧。」
她微微一笑,陛下在猶豫,選真太子,還是選一個假太子當傀儡,七皇子不是還年幼嗎?先渡過眼前的難關,日後殺了假太子,再立老七為儲君,這樣他便能一直手握權勢了。
「但是陛下不知道真太子的底細,所以才會召見群臣,共同商議。」
但是今日此舉必會刺激到六皇子。一場風雨就在眼前了。
她看了看外面深濃的夜色,或許從鳳凰木一事開始,蕭霽就在一步步地將六皇子推到那個眾叛親離的位置,若無先太子一事,陛下沒有的選,六皇子也無需走那一步,或許真的會父子情深,君臣歡喜,但是世事豈能如人所願。
蕭宣:「所以盛京風雨將至,祖母,我們關緊門窗,守好宅院,共渡難關吧。」
眾人心驚肉跳,看向秋長歌。
秋長歌點頭,一字一頓地,低聲地吐字道:「老六必反。」
就算他不想反,鎮國公會逼他反,他麾下的幕僚會逼他反,監察司會逼他反,都城衛會逼他反,陛下會逼他反,蕭公會逼他反,先太子也會逼他反。
他沒有選擇。這是一個謀劃了十多年的局,從當年藩王之亂開始,就留下了今日的禍端,他沒的選擇的。
老夫人低聲喝道:「好了,小孩子家家的,都不要亂說話。從今日開始,關閉蕭府大門,無閑事的,一個都不要出去。府中奴僕也不要隨意走動,隻許進,不許出,直到老太爺和郎君們從宮中回來。」
老夫人目光深深地看了一眼秋家小娘子,見奴僕下人們都在外面候著,並未聽到這樣大逆不道的話,這才稍稍放心。
四夫人驚道:「母親,要這般嚴苛嗎?不過是她們胡說八道的。」
四老爺臉色陰沉,一言不發,內心掀起了驚濤駭浪,這本是最後一步棋,是萬不得已才走的棋,就這樣在飯桌上,被一個年輕的小娘子說了出來。
四老爺如何敢信?她能說出這樣的話來,那蕭霽的身份還簡單嗎?必是要做最壞的打算,最最壞的打算。四老爺臉色驟變,覺得大事不妙了。
這些年來,三哥被家族犧牲,他也被家族犧牲,隻能做一個無所事事的閑人,就因為他年紀最小,就因為大哥、二哥、三哥都入朝為官,蕭氏一門勢大,深受陛下忌憚,所以就要犧牲他的仕途?
他不甘心,他不甘。父親從未看到過他的存在,府中也沒人將他當回事,就連夫人言辭之中也多有抱怨,嶽母嶽丈家的那些親戚明面上不說,背地裡都是恥笑他的。
所以他隻能自己爭,他要為自己謀未來,他謀劃了十多年,就是為了有朝一日,蕭府大禍臨頭的時候,他擁護新主,走到一敗塗地的父親面前,問他悔不悔?
什麼清廉為公的蕭公,不過是一個膽小鬼,一個為了權衡利弊犧牲掉親兒子的膽小鬼!他不敢做的事情,他來做!
他要讓整個蕭氏都後悔,都匍匐在他的腳下,懺悔。
隻是這樣陰暗的野心在端午的夜色中岌岌可危。
四老爺覺得,他忽視了一個最可怕的危機,那就是蕭霽到底是誰?他如今到底是什麼身份?
秋長歌看向坐立不安的四老爺,沖著老夫人微笑道:「祖母英明,不如讓四弟出府去請城中的都城衛來護衛一二,若是有異心的奴僕想出門也能盡數拿下。」
既然風雨將至,那她就添把柴,將這火燒的更旺一些。隻要四老爺出不去,和六皇子那邊斷了聯繫,怎麼不引起對方的懷疑?現在的局面是越亂越好,越亂,人就能越慌不擇路地做出錯誤的選擇。
蕭宣深深看了她一眼,起身說道:「祖母,家中儘是女眷,還是要及早做打算的好,都城衛都知曉我的身份,隻是請他們來附近巡視,如此既不違背軍令,也能護府中安全。」
老夫人點頭:「宣兒,那你快些去,對了,路上注意安全,帶兩個信得過的心腹小廝。」
蕭宣點頭,轉身就走了。
蕭璧一碗飯還沒吃完,雞腿啃了一半,見天說變就變,頓時獃滯地說道:「七娘,有,有這樣嚴峻嗎?」
秋長歌:「不好說,未雨綢繆總是好的。」
局勢瞬息萬變,她又不是神,怎麼能預料的到,但是她知道趁熱要打鐵的道理,今日蕭霽走之前神情有些不對勁,抱著她不太捨得鬆開,所以必是做出了重大的決定。
四老爺開口道:「母親,七娘許是被嚇到了,依我看,隻是尋常的一次入宮召見,明日父親他們就回來了。何故要封府這般嚴重,還去請都城衛,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們家發生了什麼大事呢。」
四老爺也覺得形勢不太對勁了,怎麼三言兩語的就說動母親封府,說動蕭宣去請都城衛了?這小娘子好生厲害。
三夫人飛快說道:「四弟此言差矣,小心駛得萬年船,小心點總是沒錯的,這事涉及到先太子,你們難道忘了十多年前藩王之亂那一夜了嗎?那也是事先毫無徵兆,結果第二日就改朝換代了。」
老夫人心驚肉跳起來,轉著佛珠「阿彌陀佛」道:「都別說了,老二媳婦、老三媳婦,還有七娘,你們的夫君都不在府中,夜裡若是不敢回的就在衡安齋歇息,膽子大的就回去,府中不熄燈,火把都燒的足足的。
懷玉,你和你四叔一起警覺點,宣兒沒回來之前,你們是府中唯二的郎君了。」
蕭懷玉將雞腿啃完,點頭道:「祖母放心,有孫兒在,必能護住祖母和嬸嬸們的,再說了老四很快就帶著都城衛來了,問題不大。」
最不濟的,還有監察司的人守著在呢。若是這般兇險,以兄長的性子,定然在七娘身邊安排了最強的暗衛。
秋長歌見狀:「既是如此,就勞煩三弟和四叔在一處互相照應了。」
她使了個眼神給蕭璧。蕭璧哪裡不懂,他必盯死了四叔,讓他無法施展手腳。蕭璧摩拳擦掌,之前他問過兄長,既然四叔生出異心,為何不辦他,放任他拖累全家。
兄長說,時機未到。他現在覺得,時機差不多到了。
二夫人膽小,留在了衡安齋。三夫人要等蕭宣回來,也未走。唯有四夫人一臉不快地回去歇息,覺得一大家子都被秋家小娘子一個人給糊弄了。
明日太陽定然照常升起,屁事都沒有。
姨娘們在外面另一桌,不與主家一桌。
秋長歌出來,尋到秋落霜,低聲說道:「姑母,你留下來照顧老夫人,寸步不離。」
秋落霜不知道發生了何事,問道:「這不合規矩吧,老夫人會不會攆我走?」
秋長歌搖頭:「攆你也不走,就說你膽小,總之今夜你就跟在老夫人身邊,睡在外間的榻上。」
秋落霜點了點頭,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何事,但是她一向聽七娘的話,覺得七娘說的準沒錯。
安頓好了秋落霜,秋長歌就帶著梅香回心齋,見龍五候在後面,一邊走一邊問道:「公子走之前可有安排?」
小侍衛低聲說道:「公子說今夜兇險,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,讓我等勢必要保護好娘子。」
「不止你一個?」秋長歌腳步微頓,飛快說道:「今日兇險不在蕭府,在於大內,你讓人都去保護公子,留你一人足矣,都城衛的人片刻就到,公子若是動怒,自有我擔待。」
她說著看了看深濃的夜色,夜色中有樹影搖曳,對方很快就消失在牆外。
秋長歌心下微微安定,知曉渡鴉必是前去了。
原本這樁事情不會來的這般快,這般急,但是皇帝太操之過急了,一得知端午賽龍舟的畫面上出現祥瑞之兆,數百條魚都浮出水面,魚肚上皆有刻字,組合起來正是「藩王亂」的字跡,立馬就心緒大亂,急詔三品以上的大員入宮,而且緊閉宮門。
這種種的跡象都表明當年藩王亂的事情並不簡單。隻是皇帝不知道這一舉動勢必會逼迫六皇子提前舉事。
亂不亂的,就看今夜了。